<
    苏青芜试着设想了一番相应场面,更加坚定了要长高的决心。

    灵田开垦还得继续,没过多久,她重新投入其中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九天后,辟谷丹药效消失,苏青芜暂时离开了玉清镜空间。

    走出青石小院,前往距离最近的膳堂用膳,看着提供的各色灵果,她心内生出了一个新的想法。

    空间内的灵田,并不一定非要种植灵草以及灵谷,也许可以试试空出一部分,种植各类灵果。

    到时候成熟了,想吃多少便吃多少。

    另外,膳堂提供的各种鱼肉,皆很鲜美,若是可以,她还想挖出一块鱼塘,养一些水属妖兽。

    然后再挑选一块地,养些禽类?

    苏青芜边吃边想,考虑了许多。

    真要实现这些,花费绝对不小。

    那门凌霄复生术,严长老曾提议上交宗门,到时候可获得一笔报酬,应该足以用来弥补这些消耗。

    千植宗有专门的术法阁,和多宝殿,功法阁一样,都在凌月峰上。

    用完膳后,苏青芜直奔此地。

    术法阁内,有一位金丹长老坐镇。

    不过和常驻功法阁的那位老者不一样,这位光看外表,十分年轻。

    一袭赤红衣裙,梳着惊鸿髻,眉间一点朱砂,煞是好看。

    苏青芜走进阁内后,向其恭敬行了一礼,道明来意。

    “长老,弟子手中有一门术法,想要上交宗门。”

    秦萱本在闭目打坐,听到这话,缓缓睁开眼眸。

    见一名面容陌生的少女站在不远处,她猜测是最近一年入宗的弟子,面上露出一丝笑意。

    “若果真是宗门未收录的术法,会依情况,给出相应报酬,不过若阁中已有收录,那么不会有任何奖励。”

    苏青芜自然明白这一点,她颔首应是,表示知晓,随即将提前刻录术法的玉简取出,恭敬递了过去。

    下一瞬,玉简被隔空摄起,缓缓飘至秦萱身前。

    她探入神识一查,面上露出一丝讶色。

    “竟然是玄阶!凌霄复生术……确实不在宗门收录的术法中。”

    查探许久,确认记载的内容没有任何问题后,她重新望向静立一旁的少女,温声道:

    “玄阶术法难得,你想要贡献点奖励还是灵石,亦或者其余宝物?”

    苏青芜斟酌着开口:

    “若是可以,弟子想贡献点和灵石各一半。”

    秦萱颔首应道:

    “那就两万贡献点,外加两万下品灵石。”

    上交宗门的奖励,比起私下交易高出不少。

    苏青芜喜出望外,当即恭声道谢。

    不多时,相应贡献点划拨完成,得了应允后,她再施一礼,随即退离术法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半盏茶后,凌月峰多宝殿。

    时隔多日,苏青芜再次来到殿内,此行只为兑换灵种。

    挑选多时,花去六百贡献点,兑换了三十三类灵果种子,合计一万颗。

    至于水属妖兽以及禽类,需要前往坊市购买。

    考虑到空间尚未改造完成,苏青芜暂时推迟了这一计划。

    兑换完灵果种子后,立刻返回翠木峰青石小院,去往玉清镜中。

    如今,空间内的杂草已全部除尽。

    灵田开垦了一百二十亩,已播种十亩黑穗米。

    重回空间,苏青芜取出从前在坊市购买的白玉麦、红角豆、紫灵芋以及三彩薯种子,开始依次播种。

    忙碌许久,到了用膳时间,立刻为自身施加一道清洁术,赶往膳堂。

    这一回,除去限量的免费灵膳外,她还额外花四十五下品灵石,购买了半个月的量,妥善打包之后,放入储物袋内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便不用每日三餐跑去膳堂,省下来的时间,可以继续改造空间。

    说起宗门灵膳,千植宗在这方面,非常大方,定下的灵膳价格比起外界低上许多。

    虽说外门弟子每月月例很低,但加上这些灵膳,待遇相比其余宗门,已然极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重回玉清镜空间后,苏青芜继续开始播种灵植。

    为了加快速度,在素问的提议下,她尝试了一种新方法,用神识同时控制多枚灵种,再以御物术为辅助,成片播种。

    此法颇耗神识,但极大的提高了播种效率。

    原本一天差不多只能播种一亩半灵田,用了这个法子,直接提升至六亩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还有意外收获。

    每当神识快要消耗殆尽时,便通过打坐恢复,这般循环往复,苏青芜的神识强度慢慢提升了不少,实力亦跟着进一步增强……

    第56章 炼气七层

    光阴荏苒,转眼便过去了半年。

    玉清镜空间在苏青芜不断努力下,有了极大的转变。

    一眼望去,各类灵植生机盎然。

    灵田已开辟千亩,有小半尚未来得及播种。

    最初种下的黑穗米、白玉麦、红角豆、紫灵芋以及三彩薯如今均已成熟,其中经由神秘石瓶浇灌的一共八百二十株。

    苏青芜收获时,发现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谷物类灵植,反哺的修为不如回灵草。

    当初她在百灵岛上收获灵植,其实已察觉一丝端倪。

    只是那时候照看的两亩灵田,所种灵植种类繁多,所以她没有仔细去想。

    如今重新回忆一番,总结出了一个规律。